【书香·玉】岁月见证,二十年变迁(散文)
巍巍罗山,雄伟壮观;滚滚黄河,滔滔不绝。阳光普照,衬托着绿荫万里。红寺堡这座年轻美丽的小城恬静地躺在罗山的臂弯里,一座座房屋宽敞明亮,一张张笑脸沐浴着阳光……这就是我们曾经的梦想。
那年离开时,故乡开满了俊艳艳的蓝菊花。曾经看着荒凉的黄土山沟、崎岖不平的山路,还有土坷垃建成的土房子,我暗暗发誓,一定要走出贫瘠的山塬。无数次设想走出大山的模样,那里一定有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一定有宽敞的马路,还有霓虹灯闪烁的高楼大厦,有草地绿绿与一望无际的葱茂树林……我们一路憧憬着,来到了久盼的红寺堡。
连夜赶到红寺堡,眼前的一切让我惊呆了:赤裸裸的黄沙滩,没有一棵树,没有一丝绿意,更没有高楼大厦,满眼荒凉。风沙无情地掠过荒漠,一路狂啸着,鬼哭狼嚎地叫嚣着,让人的心跌入深渊。沙包像一座座坟包乱躺在旷野,风沙仿佛要夺走所有竖立的东西,整个红寺堡没有一点生机。蓦然间,那些美好的憧憬被黄沙卷得荡然无存,突然间,十分想念那片一心想要挣脱的黄土地,那满山遍野的秋菊映入眼帘,跟这沙漠一比较,那片黄土地比这里有更多的温情……
我想念故乡清清的河,静静地流动,想爬上那高高的黄土山坡,遥望天边,想在山田的埂边依坐在树荫下,等微风拂过麦田涌起波澜,而此时,一切变得遥远。我们不知希望在何处,沙滩没有通电,我们彻底与世隔绝了,不敢想象多少个黑夜里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我拼命地想办法重返老家。
煎熬了四个多月,那个春节,我终于坐上了回老家的班车,驶进固原的瞬间,老家的一幕幕又展现在我眼前,一座座山矗立着,那样的亲切,如父母的张开的臂膀等你归来。弯弯的山路看起来那样舒坦,路边一排排古树在暮色中格外温情。到家了!到家了!我从心底呼唤大喊着。土墙的苔藓毛茸茸的,散发着幽香,我从来没有感到老家如此这样让人眷恋。父母的相迎让我哽咽,一声爸妈没出口,只有辛酸的泪无言以表。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然而,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应该风雨兼程。春节后,我依然又回到了红寺堡。
春天来了,沙尘暴更加肆虏,沉睡千年的荒漠似乎沸腾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陌生的年轻的兄弟姐妹,开始了开垦荒漠的大征战,推土机日夜不停地轰隆隆作响,平田地、挖渠道,每个人满身满面都是黄沙,像一个个“灰土人”,说笑间沙尘震落。我们播下第一批种子,刚出土的玉米苗被狂风吹得赤裸裸的连根都裸露在外面,它们幼小的躯体在风沙中奄奄一息,满地歪歪地斜躺着。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苗根一个一个又植入土壤中。过了段时间,惊奇地发现它们重新变得嫩绿,它们对生命的渴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令人震撼。生命涌动出一股股强大的力量,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机。秋收了,家家户户院子里堆满了山一样的玉米堆,无不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风沙暴中,我们建造家园,拉砖的车往往被厚厚的风沙挡住,只能把砖卸下来,人工一块块地转移。罗山流下来混浊的水,用塑料水囊装好拉回来,一边用它建房,一边沉淀下来做为食用,往往吃到锅底全是沙子。虽然环境艰苦,但我们没有退缩,日以继夜地与黄沙对抗。新房建成了,人们住了进去,尽管风暴拍打着门扉,心里却涌动着暖流。
乡村组织栽种各种树木,压草方,点林条,空寂的荒漠滩上,到处留下了人们的身影。有人说,在这沙漠里,我们就像北大荒的知青,我们就是荒漠里最耀眼的一道风景。每一个人都是这荒漠里的一个传奇,心扎根于这片荒芜的土地,勤劳精心的开创我们的家园,装扮我们的安乐窝。艰难没有阻挡住拓荒者奋斗的脚步,风沙没有刮走留下的坚强信念,我们与红寺堡一起在艰苦困难中成长。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是红寺堡最响亮的标语。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黄河水流进了红寺堡,流进了红寺堡人民的心田。西海固大山里的人总是向往有一天能吃上黄河水,种上平坦的水田,先辈们希望有一天他们的后代能走出大山,不再驼着大山过日子。今天,我们为他们圆了梦想,真正种上了平坦的田地,吃到黄河水,用到黄河水。
如今,曾经的拓荒者已不再年轻,我们的家园也变了模样。风沙屈服了,鸟儿飞来了,鲜花盛开了,到处绿树成荫,荒漠变成了绿洲!终于戴上了“枸杞之乡”、“黄花之乡”的桂冠。葡萄基地,罗山航模基地,条条大道通向小康之路。那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建起洪沟大桥,有了万亩森林,弘德工业园区,出现葡萄酒庄,出现紫光湖……二十年的光阴,二十年的风霜雪雨,浸注了我们多少心血和汗水,这片土地也以美丽富强回报給我们及下一代。
走在繁华的城镇,明亮的新居被花草簇拥,灿烂的笑容回敬时光,荒凉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