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爱心】怕老婆的后遗症(散文)
怕老婆的后遗症
1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意想不到,在张博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怕老婆这个概念。
张博,是这个圈子里名望很高的人,所谓的“名望”就是出了名的怕老婆。打麻将、逛酒吧、桑拿、KTV都是他生活中的禁地,尤其是和女性交往,那就的用“中规中矩”、“不越雷池半步”、“男女授受不亲”等这些词来表述最为恰切了。其实,张博的家庭地位还是很高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庭碎事,他都很少干过。在家庭中,他干的最多的就是给孩子辅导作业。尤其是每天工作的时候总是打扮的人模狗样的,西装革履,整齐端庄,脸上的胡茬总是剃得干干净净,头发收拾得有板有眼。煞是精神,招来许多人嫉妒羡慕恨,具有这种形象的人,怕老婆却是出了名的。在闲聊的时候,他总会讲述关于“惧内”的典故。什么“春秋时期屠户出身的勇士专诸,与曹沫、豫让、聂政、荆轲并列为古代‘五大刺客’”……。据《越绝书》记载,战国时代,伍子胥看见专诸正要跟很多人打架,妻子出来叫他,马上就乖乖地跟回家了。伍子胥很奇怪:一个万夫莫当的大侠客,怎么会怕一个女人?于是便赶上前去询问原因,专诸告诉他: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的人,必能伸展在万夫之上。袁枚引《越绝书》曾发这样的议论:“专诸与人斗,有万夫莫当之气,闻妻一呼,即还,岂非惧内之滥觞乎?”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张博总是很自豪的。但故事结束后,留下的却是一阵不绝于耳哈哈大笑。
张博对别人的嗤笑和私底下的议论,总会在无人的时候发句牢骚:“怕老婆怎么了,还犯了王法?就你们这些兔崽子,难成大器。”
2
张博和妻子是高中的同班同学,在读高中的时候,两人很少说过话,一是因为家庭的差距,二是因为赵燕的冷艳。虽说当时都是班上的佼佼者,都是班干部,但还是很少有交集的。张博和赵燕的交往,还是参加工作之后开始的。他们分配到同一乡镇,张博由于大学时表现优秀,尤其是一手文笔小有名号,被人推举,在乡镇当秘书。赵燕是因为家世,也在办公室里办公。
刚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张博干的有声有色,大会小会领导的发言稿,某项工作的总结,总会写的出乎意料而又让领导赞口不绝。许多人都在背地里议论,张博是未来可期之人。也就是在张博水涨船高之际,赵燕对张博展开了猛烈的攻击。赵燕的攻击总是出其不意防不胜防,大胆直接而具有专业性。首先是不断的给张博树形,头发的发型、衣着的搭配,再后来慢慢的就进入了生活起居。早起锻炼、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卫生习惯,俨然一副管家婆的姿态。
人心总是脆弱的,那儿流淌着鲜红。而这一抹鲜红有时会蓬勃、又时会爆发。尤其在爆发的时候,心跳的总是很快,彻夜难眠这个词就深刻的映进了张博的脑海。
爱就诞生了。爱是伟大的,在爱情里,张博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阳光,理解了阳光为什么这么灿烂,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张博感受到了人生不一样的幸福:幸福就是有人管着。
可这一管,就管出了一个“怕老婆”的名号,而且在圈内风声鹤起。
终于,在孩子需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妻子调进了城里,自己也捞了一个副科级。在副科级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
在一个乡镇,成为副科级干部,就意味着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张博的办公室虽然不大,仅仅一间半而已。进门的那间是办公室,里边的半间是卧室。一间房,也够阔绰的了。独立的办公桌椅上摆着一台win7的电脑,比起以前的厉害多了,用起来得心应手。办公室有一组沙发,有独立的茶几,配套着专门的饮水机。
在这十年的副科级中,眼看着一副副新面孔走进来,又看着一副副旧面孔走出去。和自己前后参加工作的人们,早就成为这个小城市里的中坚力量,以前听着自己讲述“胡适当年担任北大校长时,曾经对学生发表过一番‘怕老婆’的‘宏论’:‘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民主;反之则否。德国文学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故将来必能民主。’”听故事的人一个个的坐在会议的主位上,讲述着工作要求:政治站位要准,牢记初心,为人民服务,要让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之,就是一套一套,像钱塘江涨潮那般雄宏激荡,总会沿着月球的引力如期而至,而这个怕老婆在固定的办公室一呆就是十年。没事的时候总是站在办公桌前,看着墙上的那副遒劲有力的毛笔字: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然后笑一笑,走出门,站在阳台上,看夕阳西下。
3
人总是有追求的,当了官,始终希望自己的官越做越大。张博是凡人,也摆脱不了凡心的渴望,但每次和妻子说起这个话题,妻子总会瞪着眼:“我看现在就挺好的,你还想上天去。”
终于,张博在四十岁是实现了换办公室,这一换就换到了县委,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重要文件、重要发言、重要总结的撰写和审理。虽然依旧是副科级,但副科级所处的位置不同,能量就各不相同。时间一久,怕老婆这个名号慢慢的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县城一支笔”。这个名号很有成就感,也更加响亮。
张博在县委办公室一呆也是整整的十年,期间陪了三任领导。每一任领导,都会在大会小会上以张博为例,鼓励同志们舍小家为大家,对张博的贡献做了十一分的肯定。对此,张博也没有少加班,但每一次都是无怨无悔。即使女儿高考期间,他的大半个夜晚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女儿总是说,爸爸嫁给了办公室。赵燕听了后,总会轻轻的抚摸着女儿的头:“特殊时期,你要理解爸爸。”
虽说张博怕老婆的名讳被县城一支笔代替了。但张博的生活圈子还是一如既往。什么聚会啊、ktv啊、酒吧、洗脚房等,门朝南朝北,他总是空白的。即使领导有时候找他谈话:“张博啊,好好干,前途无量啊。”他总是礼貌的说一声:“谢谢领导。”就没有了后续,当然也不敢有后续。或许就是怕老婆的后遗症吧。
有几次,同事约张博一起给某某过生日,但没有得到老婆的允许,他都拒绝了。
4
“东晋王朝的实际创造者王导,出身中原著名士族,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从兄王敦都督江、扬六州军事,王家众子弟亦布列显要。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如此之牛的王导,也是个怕老婆的主。”
“唐太宗时期的宰相房玄龄怕老婆的名声,和他的政绩一起成为了千古流传的话题。”
“以‘戚家军’闻名于世的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统兵数十年,威震东南,战功卓著,但就是对老婆非常惧怕。”
有时候心烦的时候,张博总是在网上查看关于怕老婆的故事,看的久了,心也就渐渐平静了。在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的岗位上依然兢兢业业,做到问心无愧。时不时的也会吟诗几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日子一晃而过,和赵燕结婚后的二十几年里,每次想爆发的时候,总会被那一双更怒的眼睛给怼回去,于是,也就习惯了一天的人模狗样的,西装革领,整齐端庄,更习惯了早起锻炼、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讲究卫生。想想,生活就是这个样。每天会在网上看到许多反腐的新闻,不是张三落马,就是李四被抓。看着这些,想想现在,自己也是心安理得啊。日子虽平淡但也安详,自己的身体总比同年人好多了。五十岁了,还能一蹦三尺高。每天享受着妻子做好的一日三餐,偶尔在周末的时候,还能开着车在小城的风景地带看日出日落,看激流飞溅,赏菜花波浪,以至于了解更多当地的历史,在一个个历史故事中理解一座城所拥有的厚重和责任。历史在尘埃中落尽,但未来还有许多的彩虹需要自己去见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自己享受着这平凡而平静的日子的时候,自己身边的人忽然就少了好多人。又度过了一个陌生的面孔走进来,熟悉的面孔走出去的日子,但走出去的面孔有的估计此生再也见不到了。
这次新旧面孔互换的过程中,张博是老面孔中唯一的受益者,一跃成为县委办公室主任。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