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漫步在青溪老街(散文)

精品 【晓荷·奖】漫步在青溪老街(散文)


作者:风中求静 秀才,146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8发表时间:2024-10-06 12:07:43
摘要:“斜风细雨不须归”,漫步细雨中的青溪老街,确实让人不思归去。如果能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独钓在古时的青溪河畔,是不是今天这样的斜风细雨正适意?

夏季的雨,通常是急促的,暴风骤雨的,来得急去得快。可是,上海的梅雨季节在夏天,有时就像春天一样,这雨呀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在绵绵的细雨中,一步步拾阶而上,然后我站在了彩虹般的南虹桥上。这石拱的南虹桥高立在河道,站在上面有脚踏飞虹、居高傲视的感觉。
   一阵悠扬的歌曲传来,细听是女声的沪调民谣,曲调柔和,依依侬侬,婉转动人,声音来自河道上那荡荡悠悠的摇橹船。船越来越近,歌声越来越响亮,最后船携着船上的游客与歌声从南虹桥下穿过,摇向河道的远方。
   这条河道,叫青溪河,是从西到东贯穿青村镇的市河,河两岸一公里多的街道就叫青溪老街。老街的南街直接临河,北街在两排房舍之间,其中一排房舍枕水而居,江南许多古镇的老街都是这样的格局。
   这是我第三次到青溪老街了,可谓轻车熟路。这日是黄梅天,青村镇所在的奉贤地区的上空微风伴细雨,雨如丝如缕,好像是老母亲细细密密的针线,充满了爱意与关切。雨水让这古色古香的青溪老街比平日婉约与柔美,最适合一颗闲适的心随心所欲地惬意漫游,我喜爱这样的天气,喜欢在如此的古镇老街慢慢悠悠地闲逛。
   青溪老街两侧的房宅是南部海派的风格,简朴,清纯,因年久而墨黛含幽。临街开门的店铺并不多,显得十分清静。瓦檐下的窗户大都紧闭,透过一户人家的玻璃窗,可见窗帘是由一块漂亮的蓝底白碎花土布做的,很有年代感。这不仅让人眼前一亮,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一直想这莫不就是青溪老街的底色?古朴,青蓝,有底蕴。许多人家的窗台下布置有小小的花草盆景,这是沪上人家典型的小资情调,小景怡情。
   老街上全都是石板路。湿漉漉的石板路,一个人独自行走,一行孤独的脚印,好像是一种寂寞,好像缺少了年轻人对对相依的浪漫情怀,但其实我认为是人到老年后的自在。年轻的时候,我也喜欢淅沥沥的小雨中与爱人手挽手的浪漫情怀,但当爱情变成了亲情,特别是年轮让人沉淀之后,更加明白享受孤独其实是一种更加富有内涵的生活。这种孤独,只是外在的错觉,我觉得内心并不孤单,只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后的淡定与清欢。
   南虹桥周边是老街最热闹的地方,尽管这里在整条老街中偏西,但进入老街的主道在这里,那扇“青溪老街”大石牌坊就在主入口。牌坊上的刻字都描成了青色,莫不是为了应和青溪的青?牌坊上的对联“宜墨宜文醒书行楷醉画草,亦俗亦雅彼处油盐此处诗”,真是雅俗共赏,既概括了这里的翰墨书香,又渲染了这里的人间烟火。四柱三间的牌坊正反面的侧门上分别刻着“进德”“守正”“崇文”“尚贤”,这不仅概括了青村人的精神品格,而且意指了古镇的历史文化。
   穿过牌坊,迎面是一扇古朴典雅的八字型照壁,照壁过去就是河道上的青溪码头。令人奇怪的是,在码头与照壁之间,主道上竟然有座露出地面小半截的石拱桥,我原以为是老街规划的新作,后来知道它其实也是一座古桥。据说,这段街原来是河道,后来河道被填埋,桥留下了,但只剩下这一截露在地面。青村人建了个池水浅浅的喷泉,让石桥似乎还在行使着曾经的担当,也是小桥流水的样子。
   不过,我们要理解青村古镇的翰墨书香,还得继续往西走。走过一段西边的老街,一片遗址藏在房舍之间,古物只有一座牌坊。不对,准确地说,是三分之一座牌坊。这座目前只剩下三分之一的牌坊叫海秀坊,曾经是四柱三门,现在仅剩下两柱一门,但它还是将一段青村古老而辉煌的历史,记载在它虽残缺但仍气派的石柱间。
   海秀坊是明朝嘉靖皇帝表彰张弼父子为大明四朝命官、治绩昭然而下旨建造的,故而也称为张弼牌坊。
   张弼(1425年~1487年),字汝弼,号东海,是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奉贤青村)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久任兵部郎,曾任南安知府。他长于诗文,草书甚佳,被誉为“吴中草圣”,著有《东海集》。他的长子张宏宜、次子张宏至也先后考中进士,官至广西兵备副使、兵部都给事中等。
   历史上,青村古镇人杰地灵,文儒辈出,其中有进士八人,举人数十人,当然,最值得人们引以为豪的还是张弼父子“一门三进士”的佳话。
   追溯更早的历史,青村是上海奉贤的发祥地。据考证,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偃,61岁时辞官回到老家常熟,后经人推荐,乘一叶小舟来到青村,在大海之畔的芦苇丛中开设学馆两年。“青溪讲经,道启东南”,成为本地文明历史的一个里程碑,而“奉贤”之名即是取自“奉敬贤人”之意,此贤人正是言子。
   真是“人不可貌相”,青村这个如今看起来的小地方,却曾经是本地区的启蒙之地。
   南虹桥的南堍,有一处风景幽绝的庭院。进入庭院古朴的大门,是一座屏风般的假山,其中一块竖立的太湖石上刻着隽秀的“南园”二字。这就是本地著名的南园。
   南园是奉贤地区最早的私家花园,建于元代至顺年间,为元代“松江八大富商”之一的陶于权私宅。园内亭台楼阁,大宅数栋,戏台前大池连小池,池中锦鲤自在游弋。如今这里是某著名咖啡品牌的连锁店,进入其中既可休闲游园,又可在溪岸的露天平台闲情逸致。
   南园门前的永寿桥,是三孔的平梁桥,长条石板横跨在石柱上。它静卧在横过南园前门的卧龙庵港的河口,与南虹桥形成“双桥卧波”的景致。
   江南古镇的桥,总是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其优雅的身姿静静地横跨在清澈的河道上,不仅是人来人往的便捷通道,往往还是古镇历史的见证。人们游古镇,喜欢在桥上看风景,当然,桥下的人也喜欢看桥上的风景。从永寿桥往东,青溪老街的市河上还有四座古桥,它们从西到东依次是广济桥、弘顺桥、三祝桥与中和桥。
   广济桥也是座石板桥,它的北堍夹在两墙中,其中西侧的墙上有多扇错落有致的门窗,看上去有鳞次栉比的美感。南堍正对一栋小房子的后墙,台阶折向东侧上下,让人感觉有点急促,但桥侧一棵郁郁葱葱的樟树,又让我觉得有点隐逸的意味。其实,广济桥始建于明末,原来位于弘顺桥南,后来那段河道被填埋,人们将它善待而迁移在这里。
   与广济桥同样命运的还有青溪老街最西端的继芳桥,它也是被保护性移建而来。继芳桥是青溪上最大的桥,石拱,三孔,建于明万历年间。据说,它是上海市郊三孔石拱桥之首,历史与文化价值类似于朱家角古镇那座五孔的放生桥。
   过广济桥,回到北街,往东走,这段街道上挂着许多的彩灯。今年青溪老街的彩灯又有新花样,灯型丰富多彩,有圆柱形的云纹灯笼,有六面体的花鸟、山水画灯笼,有普通灯笼的多种变形灯笼,有红色、粉色、黄色等喜庆的颜色。漫步在连串成片的灯笼下,感受老街的氛围,好像还是新春时的喜气洋洋,心情自然格外地愉悦。
   慢慢往前走,低矮的瓦檐,流淌着一串串的雨水,像是一面面纱帘,细细软软地,似乎夹带着柔情,掉落在石板路上也没有什么声响。
   一栋传统古建筑矗立在街旁,这就是著名的杨高镜宅,是清朝举人杨昆高所建。从小巷的侧门进去,里面是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宅楼,硬山顶小青瓦,翘角飞檐的马头墙,高耸的观音兜上一只振翅飞翔的蝙蝠,是鸿福在天的吉祥。从建筑样式上看,它无疑是青村古建筑的典型代表。
   走在青溪老街上,观音兜是建筑的特色,而且观音兜上往往雕塑或描绘有吉祥的图案,如蝙蝠、寿桃、铜钱、如玉,甚至人物故事等。上海地区的古民居,观音兜这种山墙是比较普遍的。观音兜,在民间,有着祈福护佑、风调雨顺的寓意,再加上吉祥的图案。这种将美好寓意寄托在建筑上,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普遍做法,只是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青溪老街上最为气派的建筑是望海楼,它也是青溪老街的标志。望海楼是栋重建的仿古建筑,三叠的翘角飞檐气势恢宏,如大鹏展翅向着东海翱翔。曾经它是青村最高的建筑,登上楼是可以望见大海的。今年是甲辰年,望海楼上装饰了一条彩龙,飞檐下挂着一个个大红灯笼,象征着青溪老街在龙年里也要龙行龘龘。
   望海楼对岸有一座小廊亭和一座东西向的小石桥,这桥就是弘顺桥。所以我想象着,当年顺着弘顺桥往南的那条古河道,在望海楼上望海该是多么地爽快。
   经过望海楼,就来到三祝桥。三祝桥,是三跨五拼立壁墩的平梁桥,建于明永乐年间,因其北曾有三祝寺院而得名。此桥又称三祝院桥,乡人还称它为三官堂桥,又名起凤桥,这么多的曾用名,各自背后应该都藏着故事吧?
   过三祝桥,我又踱步到了南街,来到位于南街偏东的烟雨长廊下漫步。长长的烟雨长廊,是个十分惬意的地方,人们悠哉乐哉地漫步在长廊下,或者倚坐在临河的美人靠上,望着碧绿幽邃的市河水,一条条摇橹船不经意间从身旁荡过,它们左摇右晃,像是微醺的人有趣地走着鸭步。市河的水好像特别浓稠,船过后很快平复,就像面对生活的纷杂激荡,但若内心笃定,很快就会归于平静。久久地凝望着水面,内心很容易就会忘却生活的纷杂与烦恼,而回归到单纯与娴静。
   在长廊下,也可以欣赏对岸的房舍,它们居岸傍水,有的还是吊脚楼,粉白的墙,墨黛的瓦和黑里透红的木板,配上碧绿的河水,很有画面感。对岸还有一座水桥最值得关注,它就是典当水桥。
   在当地,河的驳岸俗称为水桥。在青溪老街,水桥的形制有八字形、倒八字形、单边形、一字形等,但唯独典当水桥是三面形制的,据说这在江南地区都是罕见的。典当水桥东侧的粉墙上,书有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墙上还真挂了蓑衣、斗笠和鱼篓,这是想充分证明,诗词中描述的景致正是青溪老街的现实写照吧。
   老街上还有一座义昌水桥,义昌水桥正对着义昌弄,“义昌”之名源自这里的一家曾经的老字号“义昌老店”。站在义昌水桥,可以低角度观赏南虹桥与永寿桥,我喜欢站在义昌水桥痴痴地看南虹桥上的人来人往和桥下的船来船往。
   漫步在青溪老街,就像淘宝一样,领略老街的别致古韵,探寻老街的历史故事,何止是一份惬意的心情,简直是精神的享受。比如,当行走到老街最东端的时候,发现这里不仅是青溪老街的东入口,还隐藏着一个与老街的清静安逸更加般配的历史故事。
   过烟雨长廊,就来到了中和桥。过中和桥,往东不远就是老街的东入口。这里也有一座石牌坊,它比主入口的要小很多,但它是真正的古牌坊。牌坊内是一个小广场,一座廊亭掩映在树木与翠竹的葱郁中,显得格外静幽。廊亭旁有人物雕塑,雕刻的是分别是“陶溪四隐士”姚汝嘉、华文瑾、杨仁寿和李暲。历史上,他们曾经隐居于青村西北的陶溪古镇(现在的青村镇陶宅村)。
   适合隐逸的地方自然是那些风景秀丽、环境清幽的地方,是远离尘嚣氛围宁静的地方,有些隐逸之地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陶溪四隐士”证明,曾经的青村古镇也是适合隐逸的。
   我在青溪老街上借助市河上的桥,来来回回地折返在南街北市,老街上的美食也让人印象深刻。
   老街上的特色美食,有青溪米酒、甑糕、老街汤圆、青溪火炉烧饼、海棠糕等,不过“青溪老捌样”大概是这里最典型的。“青溪老捌样”包括本帮扣肉、扣三丝、本帮蒸三鲜、小葱肉皮、扣蛋卷、扣鸡块、木耳烧鲫鱼、咸肉扣水笋,八道菜就是八道美食。如此看来,青溪老街也是一条美食街,尽管我知道它远远不如闵行的七宝老街上食品店连成整条街那样热闹,但这里不更适合慢悠悠地品尝美食吗?
   走过了许多的古镇古村,尤其是在上海,像青溪老街如此让人感觉清静安逸的不多。在老街的几个弄巷里,开放着红艳艳的凌霄花,它们的羽状复叶与喇叭状花朵上挂着晶莹的水滴,在幽静的弄巷中呈现一抹靓丽。“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青溪老街的市河岸畔,还有许多树木,尤其是樟树成排成林。如此清静的古镇老街,正是能够让人神闲气静的地方。
   “斜风细雨不须归”,漫步细雨中的青溪老街,确实让人不思归去。如果能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独钓在古时的青溪河畔,是不是今天这样的斜风细雨正适意?
  

共 47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关于上海青溪老街的文章,全方位地展现了老街的独特魅力。作者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老街在梅雨季节的独特韵味,绵绵细雨中,南虹桥、河道摇橹船等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古镇的诗情画意之中。老街宁静清幽,墨黛含幽的房宅、漂亮的土布窗帘和小巧的花草盆景,无不展现其雅致。从古老的南园到承载历史的永寿桥,从独具特色的杨高镜宅到气势恢宏的望海楼,丰富的景观让人应接不暇。众多古桥造型各异且各有历史变迁,建筑上观音兜的吉祥图案等彰显着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寓意。老街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言偃讲学、张弼父子的佳话等,体现了此地的人杰地灵。义昌水桥、东入口的古牌坊等蕴含着丰富的故事。美食也是老街的一大特色,“青溪老捌样”令人印象深刻。凌霄花的艳丽和樟树的成林增添了自然之美。作者在老街中穿梭,感受着它的清静安逸,对比其他古镇,凸显了青溪老街的与众不同。在斜风细雨中,作者沉醉其中,不思归去,充分展现了老街的迷人风情。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老街丰富的文化内涵、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独特的魅力,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漫步在这充满韵味的青溪老街。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06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06 12:07:59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6 12:44:04
  感谢老师的辛勤编辑并置评鼓励!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06 12:09:17
  这篇关于青溪老街的文章,细腻展现其魅力。梅雨季节的韵味,宁静清幽的环境,丰富的景观如南园、古桥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色美食,自然美景,还有与众不同的清静安逸,让人沉醉,尽显老街独特风情,令人心生向往。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10-06 12:37:24
  老师优美的文字,是站在眼前的美景与历史人文的节点上,浮想联翩,展现了青溪老街的独特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叙述极具文学美感,读后令人十分陶醉,拜读,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6 12:45:13
  感谢老师置评鼓励!
4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10-06 12:42:15
  读来,意境美,向老师学习!
一个九零后,拥有七,八零后的思想。
回复4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6 12:45:35
  感谢老师置评鼓励!
5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0-06 12:45:17
  拜读老师佳作。笔者行文细腻流畅,仿佛一幅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对人文地理,事物景观的描写细致入微。让人身临其境,跟随着作者的讲述,在细雨中,撑开一把油纸伞,漫步在青溪老街,感受诗情画意的景致,品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沉醉其中。好文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6 19:39:23
  谢谢老师置评鼓励!
6 楼        文友:狮子山中人        2024-10-06 12:58:09
  一看见风中求静的网名,还有写的是上海的青溪老街,就有一种亲切感。我也想静,用的网名是狮子山中人,上海我有一初中化学老师是上海人,师生俩感情非常好,再说我也喜欢写游记,走到哪就写到那里。看完风中求静老师写的这篇游记,让我免费上海青溪游了一趟,从老师的字里行间,进一步了解上海青溪文化,历史的,现代的人文文化,以及地理风貌,上海青溪人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娓娓道来,跃然文中,让人身临其境,宒在家里就能享受到远在上海青溪街的文化大餐。
   为老师超强的观察能力,组织文字能力惊叹!谢谢老师赐稿晓荷,欢迎继续来稿晓荷,晓荷社团就是你搬砖码字,极具文情和感情的投稿之家,期待拜读新作!
回复6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6 19:39:10
  谢谢老师置评鼓励!
7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0-06 13:12:14
  好的,这篇散文写得挺有感觉的,就像跟着作者在青溪老街走了一遭。文字很生动,把老街的古色古香和梅雨季节的情调描绘得淋漓尽致。读着读着,仿佛能听到雨滴落在石板路上的声音,闻到老街上飘来的小吃香味。作者对细节的捕捉和情感的表达都很到位,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读完后,心里有种平静和放松,挺享受的。好文,拜读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6 19:38:48
  谢谢老师置评鼓励!
8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10-06 13:38:22
  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给老师献花,敬茶!
回复8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6 19:38:36
  谢谢老师置评鼓励!
9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06 13:57:01
  青溪老街,蕴含了多少故事!重游自有感慨。教华弄人,自然传承,文明至今,尤其一门三进士,更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为民请命,不负今生。本文饱含深意,文笔极其流畅老辣,佳作!欢迎继续赐稿晓荷淡社团!
回复9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6 19:38:07
  谢谢老师置评鼓励!
10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10-06 14:13:05
  这篇文章清新雅致,娓娓道来。跟随作者悠闲的脚步,徜徉在清溪古街上,眼前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古朴,优雅,犹如走进历史的小巷。一草一木,那桥那水都透露着古韵,泛着人间烟火,充满生活气息。作者真是大手笔!学习欣赏老师美文!
静心读书,安心写字。
回复10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6 19:37:30
  谢谢老师置评鼓励!
共 26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