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入团与第一次讲话(散文) ——新堡初中记事之九
一
上初中时,有一个日子是我难忘的,那就是初二时的五四青年节。在这个属于青年人的节日里,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不仅如此,就在这一天,我作为新团员的学生代表,在入团仪式上讲了话!
这可是我第一次面对大场面,当众讲话,印象特别深刻!
上了初中,年满十四周岁,表现优秀,就可以入团了。
当时,我们学校管团员工作的老师姓王,名军阳。王老师人如其名,年轻帅气。他的身姿挺拔、瘦削,有一种军人气质。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剑一般的眉毛,斜斜飞入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中,和白皙的面容构成鲜明的对比。天冷时,王老师穿一件藏蓝色中山装,藏蓝色的卡裤,裤子中缝笔直。如果是夏天,则是白色衬衣,藏蓝色的裤子,衣着整洁清爽。
在那个懵懂的年纪,在我们生活的那个小圈子中,王老师简直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英俊小生,也许还是一些年轻女孩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呢!王老师平时特别严肃,不苟言笑。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后,老师似乎永远是板着脸,即使说话,也是严肃认真。偶尔不经意笑一下,那种笑容显的特别勉强,有点僵硬,感觉他是在苦笑。
初一年级第二学期,五四之前,学校发了通知,让每个班表现优秀的学生积极写入团申请书。当时班里有两三位同学写了,我也特别想早点入团。于是,我认真地对照了入团要求,却发现我的年龄不够。所以,我们年级第一批入团的同学之中,没有我。
后来,班主任问我,为什么不写入团申请书,我说年龄不够,老师说那就明年写。而王老师却很生气。有一次上体育课,他让同学们自由活动,之后他看到我,表情严肃,责备我说:“你为什么不写入团申请书呢?难道还要团组织请你?”我连忙给老师解释,说我年龄不够,明年就写。听到这些,王老师严肃的神情放松了一点,但是脸上依然没有半点笑容。
内心的热火需要点燃。那时候,老师怎么批评,说怎样的话,我都喜欢听。入团进步,入团光荣,这是多么少年的信念。
二
到了初二,五四之前学校团委又发了通知。这一次,我早早地准备写入团申请书。可是,申请书怎样写?有同学告诉我,找去年已经入了团的同学,让他找出从前写的入团申请书,然后参考别人的申请书,将一些地方改一改。看来同学说的真准,我按她说的,就“照葫芦画瓢”,终于写成了一份入团申请书。
将申请书拿给王老师看,王老师看得特别仔细,像语文老师批改作文一样,找出了其中的错别字,运用不恰当的标点符号,申请书的格式问题等,统统地帮我改过。其中就有个别字,我常常写,却一直写错,这一次都被老师找出来了。我不禁感叹,老师对待工作真是心细如发,严肃认真。说实在的,初中三年,语文老师都没有像王老师这样,仔仔细细地帮我批改过一次作文呢!
我很佩服王老师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喜欢他这种对严格要求学生的责任心。
王老师帮我改好申请书后,接着又交给我一个任务:在入团仪式上,作为新团员代表讲话。
接到这个任务,我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很幸运,老师把这个难得的讲话机会给了我,这说明老师信任我。同时,我又特别紧张,我平时不喜欢和别人争论,跟人说话声音偏小;上台讲话,从来没有过,当然特别紧张。但是,既然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我无论如何都得完成,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希望。
首先,要写文稿。我把入团申请书拿来,改掉一部分内容,再找了一张报纸,参考其他人的讲话稿,时事新闻等,好不容易凑成了一篇五六百字的讲稿。改过几次之后,把原稿抄写一遍,拿去给王老师看。如同看入团申请书一样,王老师还是一字一句地帮我改,之后又提了一些建议,让我再好好修改一下。
回去后,我根据老师的建议,又将讲话稿修改了几次,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再拿给老师看。这一次,老师看得很快,只改动了个别地方。
文稿确定了,誊写好了,就开始准备讲话。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从小到大,我从来都没有站在讲台上讲过话。课堂上,偶尔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那只是一两句话,而且都是站在自己的座位上,不用面对许多同学。第一次要当着许多老师和同学的面讲话,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紧张、焦虑,还有怯场,这些都是必须克服的难关。
为了到时侯不至于忘记讲话内容,我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背诵讲话稿,预计讲话的时间,想象着上台以后眼睛向哪边看,双脚怎样站,双手放在哪里,讲话时声音要大一点……总之,许许多多的细节,一遍一遍地设想,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
那段时间,心中很兴奋,也紧张。这样的情感体验,我第一次有,我仿佛觉得自己太完美了,兴奋和紧张才是我需要的完美。甚至我都考虑了迈出多少步子走上演讲台,也练习过。这份体验一种长存我的脑海。
三
五四青年节的前一天,我感觉整个人都紧张极了,想起明天要讲话,心跳就加速,手脚也有点发抖。同时,总是感觉口渴,又感觉想上厕所。到了晚上,躲在炕上,久久不能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平时能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我,那天晚上也睡的不踏实……
等到同学们集合坐好,入团仪式开始,我的心跳又加速了。当然,心跳也是因为激动,我和几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青团,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是因为紧张,害怕即将要进行的讲话。
当老师就让我上台讲话时,瞬间,我感觉整个人都在颤抖。我走上讲台,似乎胸口也变的狭窄,呼吸困难,内心深处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前几天读了无数遍的讲稿,此时连开头都想不起来了,好像放电影时突然断片一样。我向前看了一眼,感到自己像是走在黑暗中的迷宫里,前方的道路模糊不清,脚下的地面不稳,周围的声音混杂而嘈杂。此时,感到自己像是面对一场艰难的考试,考场上的压力和期望值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好在这不是背书,也不是考试,我极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想到老师允许我照着讲稿读。在关键的时候,我赶快从口袋里掏出讲稿,无论如何我得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那就照着读一遍讲稿了。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我知道,我的声音在抖动,刚刚说出的话,似乎在空气中飘散着,根本不像我平时说话的声音,我的手脚和身体也在抖动,好在抖动的幅度不算太大。
“今天,我代表新团员,在这里讲话……”
台下的同学们,此刻都静悄悄的。我的胆子大了一点点,稍微镇定了一点点,继续读着讲稿。
一旦进入讲稿,我的心跳慢下来了,注意力成功地转移了,坐在下面的同学也看不见了,我一心想着怎样读完讲稿,一心想着不要读错字,不要卡住读不下去,设法完成老师交给我的光荣任务。读着读着,我也渐渐平静下来了。到了讲稿的结尾处,感觉绷紧的神经已经有点松弛下来了:“今后,我们要在学校团委的教导下,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和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取成为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
台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当我走下讲台,结束这次讲话的时候,感觉多少天来压在心头的千斤的担子,一下子就卸去了,全身上下瞬间轻松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
当我回到座位上时,看到王老师满意地点头。
四
入团仪式圆满地结束了,而我,则是收获满满,快乐极了!那个年代,没有十八岁成人仪式。然而,在我的内心,加入了共青团,我就不再是少年,应该是青年了。从今以后,就要像青年人那样,努力学习,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了!
至于王老师,后来又给我们上政治课。政治课一周只上两节,课本内容简单明了。所以,王老师上政治课的时候,我经常开小差,因为老师讲的内容,感觉自己看书更快,也能看明白。后来,我就极力控制自己,不能开小差,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结果,很快又发现了老师讲课的口头禅“是不是”。于是,每次上政治课,我一边听课,一边数着老师说了多少个“是不是”,想借此强迫自己认真听课。
在我的记忆中,最多的时候,在不到一节的政治课上,王老师总共说了一百四十多个“是不是”。听得多了,同学们日常对话,偶尔也会冒出一句“是不是呢?”在一句话的后面,有意加上一个“是不是呢”,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听到的同学,会心一笑,在这种平淡无趣的日子里,同学们给自己找寻一点点乐趣罢了。现在想起在上学时候的这些事,感觉真是很无聊,又很懵懂。
凡事开头难。这次讲话的事情,让我明白,人的一生,免不了要面对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但是,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勇敢地面对,有时甚至要逼迫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才有可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4年7月1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另外一位同学说,想起王老师,“是不是”呢?我想回答的“是呢!”这是我们那时幼稚的对话。